欢迎访问足球赛事资讯网站源码!

龙畅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新闻中心 > 军事新闻

军事新闻

在旷野筑牢保密“防火墙”

发布时间:2025-08-06 06:45 军事新闻 作者:
当前,部队野外驻训正如火如荼进行。驻训场环境复杂多变,安全保密工作面临更多风险挑战。严格遵守国家和军队的保密法规,严守保密纪律,保守国家和军队的秘密是法规的明确要……...

当前,部队野外驻训正如火如荼进行。驻训场环境复杂多变,安全保密工作面临更多风险挑战。严格遵守国家和军队的保密法规,严守保密纪律,保守国家和军队的秘密是法规的明确要求,各部队要持续强化保密教育,引导官兵时刻绷紧保密弦,警惕身边风险隐患,确保安全保密工作万无一失。

——编 者

驻训期间,新疆军区某团通过授课辅导、讨论交流等形式开展保密教育,增强官兵保密意识,强化保密法规落实。李佳鹏 摄

提醒①

“随身带”存在丢失风险

■卫玉峰 李龙昌

盛夏,一场实战化训练在武警湖北总队荆门支队野外驻训场打响。硝烟弥漫间,作战指令通过保密渠道迅速传递,各小组紧密协同,快速抵达任务区域展开行动。指挥所内,各项系统高效运转,保密员认真将涉密文件分类存放至保密柜妥善保管。

对此,该支队领导深有感触地说:“驻训场条件简陋、人员分散,且训练节奏快、强度大,我们切不可放松警惕,必须确保保密工作万无一失。”

驻训刚开始的一天中午,一名负责驻训工作统筹的干部在餐厅帐篷就餐时,随手将公文包放置在一处座位,转身准备去盛餐。这一幕,被正在基层进行随机检查的机关人员看到。“公文包里有任务指令和行军路线图,需专人保管、全时监管,不能离身离人,更不能随便摆放。”检查人员当即提醒。

他们进一步检查了解到,由于驻训条件有限,部分点位没有配备保密柜,个别人员为图方便,就将涉密文件资料放在公文包随身携带。“千万不能心存侥幸或疏忽大意,公文包若不慎遗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检查人员当即对这名干部进行批评教育,要求他将涉密文件暂时交由保密员全时保管。

那几天,检查组还发现,个别单位在文件收发、传递、使用、保存和销毁等环节存在一定疏漏,比如光盘销毁程序不合规、涉密文件借阅登记不规范等。

“保密就是保战斗力,保密就是保胜利。”支队党委剖析反思感到,驻训条件简陋,保密设施配备不足,这些虽给涉密载体管理带来客观困难,但个别官兵保密意识松懈、执行规定不严格才是问题根源。

他们迅速采取整改措施,为驻训地各点位配齐保密柜,确保涉密载体依规存放。同时,进一步强化保密教育,组织官兵学习相关法规,开展剖析反思。结合驻训实际,他们制订《野外驻训保密管理细则》,健全管理制度,细化责任清单,明确保密工作全流程规范,督促官兵养成 “人走物清、随手上锁、及时屏蔽”的良好习惯。

通过教育整改,野外驻训场上从文件规范存放到废弃文件销毁,从信息设备使用到宿营区警戒巡逻,每个环节都严格对照标准执行。该支队领导表示,他们将继续完善野外驻训保密相关工作,不埋下任何失泄密隐患。

提醒②

“随手丢”易生泄密问题

■马翊轩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王垣镔

“我们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野外驻训期间对保密工作慎之又慎,尤其是带有部队信息的物品切不可随意丢弃处理……”前不久,北部战区海军某部某连在机动途中开展随机教育,指导员再次对野外驻训期间安全保密注意事项进行提醒。“驻训场相对开放,任何一个细小疏忽都可能导致失泄密问题发生。”

这名指导员说,这次授课有较强的针对性。

去年部队驻训时,机关相关部门到驻训场开展随机检查,一名机关干部在某连一个垃圾桶内发现了写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纸张。调查了解得知,一名战士在上课前没找到自己的笔记本,便临时向战友借了几张纸进行记录。课后,这名战士把相关内容誊写到笔记本后,随手将这几张纸扔到了垃圾桶中。“笔记本在背囊里一时没找出来,这节课讲的是战斗精神培塑,纸上记的大部分是战斗英雄的故事,感觉没啥涉密内容,就没在意……”这名战士解释说。

“纸上内容虽不涉密,但这种行为却暴露出个别官兵保密意识松懈、处置任性随意的问题。”检查组要求该连立即整改。

通过深入细致排查,他们还发现个别战士将印有部队番号代号的宣传横幅标语随意丢弃,或是把内部宣传资料撕碎后丢入垃圾桶等现象。“前期,我们把教育重点放在涉密文件载体管理上,忽视了废旧物品和日常垃圾的处理问题。究其根源,还是驻训期间保密教育开展不到位,落实相关规定打折扣,导致官兵保密意识弱化。”有基层带兵人这样剖析。

相关法规要求,任何个人不得私自留存或者擅自处理军事秘密载体。当前,部分官兵对涉密内容缺乏敏感,不能准确判断是否属于“涉密”范畴,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军事秘密的无意泄露。着眼问题,他们深化保密教育,强调日常工作中产生的临时记事纸条、内部学习资料等涉及军事信息的物品,均不得随意丢弃,必须交由连队统一回收处理。

驻训期间,鉴于部队要经常换防、搬迁等,他们指导基层连队细化管理规定,在驻训场设立专门回收点,集中收集包含涉军信息的物品资料等,并安排专人监管。所有回收物品经审批后按规定程序处理,确保涉军信息全程受控,杜绝失管失控风险。

制度规范有效,人人尽职尽责。这段时间,笔者走进某连驻训场发现,各项工作秩序严格正规,生活垃圾处理得当,驻训保密工作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

见闻①

严格对外交往 设立驻地超市

■肖静玲 原虎虎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第74集团军某旅野外驻训场上,官兵们挥汗如雨,紧张有序开展各项训练。训练结束,不少官兵走向新开设的军营超市购买饮品消暑解渴。“现在,驻训地周边没有了流动商贩,大家在军营超市购物既方便又安全,不用再担心带来失泄密风险。”该旅保卫科一名干事欣慰地说。

“保密工作直接关乎部队安全和战斗力生成。”该旅领导介绍,在野外驻训环境下,部队部署、训练内容等信息面临更多安全风险,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严格把关,全方位筑牢保密防线。

前期,部队刚抵达驻训场便顶着高温酷暑投入到安营扎寨和练兵备战工作中。附近有流动商贩捕捉到“商机”,经常在周边售卖零食冷饮,吸引了一些官兵在休息时间前往购买。个别官兵还私下留存商贩联系方式,便于联系对方“送货上门”。

旅保卫科发现后,立即对此类行为叫停。“这样做隐患很大,无形中为地方人员摸清部队情况提供了条件。”保卫科一名干部介绍,商贩频繁出现在驻训地周边,可能通过观察、交谈获取敏感信息。官兵随意聊天的内容,也存在被不法分子收集利用的风险。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明确,禁止流动商贩进入营区买卖或者在营门旁摆摊设点。该旅认识到,必须从源头切断泄密渠道,确保部队安全。他们迅速整改,由保卫科联合地方执法部门走访商贩,深入宣讲法律法规,告知其行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将他们劝离驻训场。同时,在部队内部强化保密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增强官兵保密观念,督导大家严格自律、保持警惕。

整改的同时,旅党委着眼官兵实际需求,研究决定在驻训场开设军营超市,方便官兵购物,既解决了生活保障难题,又消除了失泄密隐患。

一段时间后,驻训场周边不再有流动商贩,官兵私自联系购物的行为得到杜绝。为巩固教育成效,旅队安排专人展开巡查。一次,巡查人员发现一名地方人员在驻训场周边驻足拍照,当即提醒执勤岗哨提高警惕。岗哨按照规定上前询问和登记,要求其及时删除照片,同时向上级报告。经核查确认为附近村民后,执勤人员随即对其进行保密教育并劝离,及时将潜在风险阻隔于营门之外。

见闻②

精细规范管理 快递统一收寄

■卢运国 于 莹

前不久,第81集团军某旅部队机动至陌生地域开展野外驻训。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官兵的快递不再直通驻训点位,而是统一送至驻训地附近居民区一处快递驿站,再由专人集中转运分发。这一变化,缘于该旅对驻训期间收发快递可能带来失泄密问题的专项整治。

“以前,官兵们大多直接将驻训地地址设置为快递收寄地址,时间一长,快递员对部队点位一清二楚,甚至能推测出训练时间安排。”该旅部队管理科一名参谋介绍,官兵在网购训练器材、生活物资时,可能存在快递信息泄露、地方人员频繁出入驻训场等问题,埋下失泄密隐患。“即使快递单上的电话号码被隐去部分数字,不法分子仍可能通过技术手段破解残余信息,还可通过地址信息拼凑出驻训区域范围,利用快递单号关联物流信息推测部队机动路线……”这名参谋分析说。

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明确,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在营门附近合理划定专门区域用于集中收寄快递,这为该旅强化相关工作提供了指导思路。今年,他们尝试推行“集中收寄、专人派送”管理模式,从源头切断信息泄露渠道。

“收快递要填快递驿站地址……”驻训伊始,该旅开展驻训安全分析会,下发快递收寄提示卡,要求官兵在填写快递信息时切勿涉及驻训地地址等敏感信息,同时建立快递单号集中销毁制度,确保信息不外泄。

近日,战士小王的家人准备给他邮寄一些物品,小王将驻训场附近村庄的快递驿站地址告知家人。快递到达后,部队安排专人统一领取并送到各连队。小王收到快递后,将快递单撕下投入专用碎纸桶,全程没有暴露驻训地相关信息。

除此之外,该旅收集整理失泄密典型案例,向官兵直观展示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信息窃取军事秘密的手段。一桩桩案例触目惊心,官兵们在讨论中纷纷表示:“原来失泄密隐患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里,必须加倍小心。”

连日来,该旅将驻训保密纳入“安全日”活动,开展“保密无小事”讨论,从快递收发到文件管理,从手机使用到口头交流,逐一梳理风险点,制订防范措施。随着保密管理日益精细化,官兵的保密意识进一步提升。

广告位